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八


材料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北宋初期的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0-02-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的历史,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他所开创的政治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秦的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新皇帝还下令废止使用六国旧币,官府制作长度、容量、重量标准器发至全国使用,实行经济集中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秦朝实施的措施。
(2)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结合相关史实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影响
军事上
行政上
财政上
2020-0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措施有何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根本在于保障国家的版图统一,而国家的统一对百姓而言是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否则分裂必然导致内战,内战则百姓生灵涂炭。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何中央集权对于我们这样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行为具有如此深厚的影响和心理基础,以至于今日依然规制着我们变革的基本方向和选择空间。

——摘编自搜狐网《曹锦清、刘炳辉: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功能,古代中国政府的国家治理举措。

材料二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张纸撕了,掷在地上。赵普不作声,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粘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为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皇帝和宰相(丞相)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2020-0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2019-12-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9-1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邦联条例》规定:邦联名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各州派2至7人为国会代表,各州只有一票表决权;凡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类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需要取得至少9个州的同意;等等。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

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1)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弊端。
(2)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如何解决独立之初的主要问题?并指出美国与中国中央集权制的主要不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治大藩,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材料二 宋太祖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1)材料一中,宋太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派怎样的官员来“分治大藩”?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注重发展什么事业?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方针?
2019-1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三单元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卷

9 . 材料一   宋太祖为了根除唐末以来武将跋扈地方的弊病,选派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称知州,取代不通治道的武将。为了限制知州的权力,在州一级设置通判一职,通判的权力很大,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科举制创建于隋朝,发展到唐代就已十分完备。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因此十分重视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并确立了殿试制度。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对世袭制和举荐制而言,科举制具有极为重要的进步意义。首先,在形式上初步实现了平等竞争,为大批的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一条凭个人努力而入仕为官的途径;其次,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但自明清以后,由于其考试内容死板教条、文章格式僵化而不符合社会需要,在清末时期被废止。

——《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2019-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材料 宋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道名存实亡,“藩臣擅有财权,不归王府”之大弊,乃仿唐道制划分地方为路,属一级行政区。路的设置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不设单一行政首长,分别由漕司掌行政财赋、宪司掌刑狱、帅司掌兵事、仓司掌常平茶盐。宋初,路的区域划分大体以交通路线(河流流域)为主干,如沅水流域在唐代分属两个不同行政区,到宋时则将沅水和澧水流域隶属于同一路。宋徽宗崇宁年间,全国共设24路,其中南方15路共1118万余户,北方9路共538万余户。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朝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摘编自曹尔琴《宋代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分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一级行政区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地方行政管理调整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