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该制度实施后出现的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二   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而地方长官遂得重用文臣……凡地方军民政务,均须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从此地方官吏,又得均由中央任命。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北宋政治的影响。
2021-02-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2 .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来说,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指出汉武帝治国举措及其判断依据。
示例:举措,盐铁官营;依据,设盐官、铁官,直属中央。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其较以前“进步”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评价宋初的地方治理措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这个朝代是很值得史学家深入研究的。武人出身的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乱,深谙军事权力之重要性,但他不是靠暴力打压武人,而是巧妙地运用制度建设来遏制地方专权。首先,温情地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之后布署军队以“京师屯十万,足以制外变;外郡屯十万,足以制内患”,又用“更成法”将兵将分离。解决完武人乱政隐患后,他基本上是完全重用文官。在地方派文臣出任知州、知府、知县,另设各级通判,“事无大小,宜与通判或判官、录事同栽处之”,而且人为地将各级政府的财政、司法、军事、行政权力分散,又将官、职与差遣分离,“官无定员,无专职”。

——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

材料二 宋初强化集权的措施应该是一把双刃剑,赵匡胤可以说是顾此失彼。五代十国的乱局虽然终结了,但新问题的危害并不亚于藩镇割据,可谓矫枉过正。过分地重文轻式,致使养兵虽多,却指挥不灵,战斗カ弱。由于集中政权,分散各地权カ,加强皇帝权力,庞大的官吏队伍,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腐朽无能的官僚机构。这样,北宋军队既不能有效地抵御辽、西夏等的侵扰,又无法应付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经济的繁荣程度远高于隋唐的家王朝,财政却是年年告急,最终屈辱地被北方异族灭亡

——摘编自张其凡《宋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状况。
(2)比较图1和图3,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政治发生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统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三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载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宋代中央到地方政治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二

材料二: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悉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文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虑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时间国家法律文献
1689英国《权利法案》
1787美国1787年宪法》
1871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议连署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并指出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0-12-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国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相到群相”的实质并以唐朝为例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材料二中的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
2020-12-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影响与最终解决方案。

材料二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日:“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初统治者为了实现天下安定采取的具体措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政体,皇帝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宰者,国家机关是协助皇帝执政的办事机构。适应这种专制体制的需要,唐朝废除了以前历代王朝在中央政府中占有决策地位的“三师”和“三公”,建立以辅佐皇帝执政为职能的三省六部为主的中央政府机关。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连,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之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摘自苏洵《嘉佑集》卷1《审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中央政府机关的名称及职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制”的目的。结合所学,概括北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