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推行青苗法,按户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取息高达四分。据此材料推理,对青苗法实施的影响解读错误的是(     
①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⑧导致两税法的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熙宁五年(1072年),王安石开始主持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解释,其成果即《三经新义》。该书一改之前章句传注的烦琐学风,注重恢复经文本义,阐明经文义理,并以此作为全国学生必读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王安石此举旨在(     
A.确立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B.剥夺保守派儒学的解读权
C.为变法事业培养实用人才D.进一步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北宋·刘挚《忠肃集》

“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盖自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疑。”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晚清·梁启超《王荆公》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王安石)庶足以当之矣。

A.历史人物价值不断提升B.人物评价缺乏客观标准
C.世人的历史认知被颠覆D.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
4 . 王安石为“一道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此书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故名《三经新义》,规定科举考试中经义部分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王安石这样做旨在
A.确立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B.剥夺保守派儒学的解读权
C.为变法找寻新的理论依据D.进一步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话本中记载,王安石曾微服到江宁,遇到一老人在喂鸡,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俱来就食。问其故,老人说:老孀居二十年,也在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B.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C.变法中存在一定的扰民现象D.免役法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6 . 宋代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在出免役、助役等钱,钱即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B.免役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C.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D.变法中存在一定扰民现象
7 . 读北宋仁宗、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来源表,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项目绢帛五谷钱币(京师岁入)
宋仁宗时期3 680万贯
宋仁宗嘉祐某年276万余匹1 807万石
宋神宗时期6 000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267万余匹1 788万余石

A.田税(绢帛和五谷)变化不大,说明农民负担没有减轻B.钱币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王安石节流措施的有效实施
C.钱币收入大增,说明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积贫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