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是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通判
A.监督制约知州B.是知州的上级官员C.负责考核知州D.掌握地方的军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和县两级,最高长官不允许武将担任,也不在当地的行政官员中产生,而是由朝廷派文官去担任,并且三年一换,不得连任。这一变化
A.缓解了宋的三冗问题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地方治理能力D.直接促成了尚学风气
4 . 宋太祖说:“联选儒臣(文官)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油,也不及武臣(武将)一人为害之大。”与此相关的举描是
A.“强干弱枝,守内虚外”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派文臣做知州
5 . 宋代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对州的控制,北宋政府
①设置转运司       ②增设通判       ③设立御史大夫       ④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 就五代而言,短短五十三年间历五朝八姓十四君,立国时间最长的后梁不过十七年,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是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有鉴于此,北宋立国之后的重要治国思想是
A.崇文抑武B.守外虚内C.严刑峻法D.以农立国
2022-01-1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D.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
8 . 宋初“罢领支郡”,节度使只负责其驻节所在州的政事,其藩镇境内余州皆直隶朝廷,由朝廷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同时,对包括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这些措施
A.杜绝了地方割据现象重现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中央对诸州的控制D.消除了藩镇腐败现象
9 . 苏洵《嘉祐集》记录:“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股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与此可以看出北来
A.中央集权强化B.军民训练有素
C.典章法律严格D.募兵政策有效
2022-01-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