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宋《农书》记载,一是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二是将天时、地利统一起来合称为“天地时宜”;三是更重视人的因素。“人定胜天”一词在南宋中期开始出现。据此可知,此书(     
A.全面总结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B.标志传统农学完成根本性转变
C.强调积极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D.深受理学格物致知观念的影响
2 .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等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

清代皇帝纪年年份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
世祖顺治七年16501.00~1.506.004.00~6.00
高宗乾隆十五年17502.00~2.509.003.60~4.500
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4.1012.102.95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摘编自[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治平篇》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023-06-03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唐朝长安城布局图               图二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轴护相衔,千里不绝,越於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威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或《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023-04-07更新 | 2497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武林旧事》《西湖繁盛录》等记载,南宋临安市场上售卖大量的新鲜水果,品种多样;福建部分地区的农户,则专以种植水果为生,多者种植可达万株,果树“数里之间,焜如星火”。这说明南宋(     
A.小农经济结构有所突破B.市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进程D.重农抑商政策成效显著
2022-11-27更新 | 38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渭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粮食产量提高……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宋代川人记载:“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采茶货卖,以充衣食。”这反映了宋代四川
A.国家鼓励经济作物种植B.经济效益影响种植结构
C.自耕农经济的普遍衰退D.商品经济逐渐成为主导
7 . 宋代王柏《答严陵史君书》记载:“严不产米,其来已久,每视上游之商舟至否,为之丰歉。”庄绰《鸡肋编》记载:“如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由此可知,宋朝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B.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C.农业出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D.已经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