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南宋初年,大量北民南迁,南方小麦价格暴涨。于是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小麦,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南迁北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B.稻麦均衡的粮食分布格局开始形成
C.《农政全书》传播了先进的种植技术D.曲辕犁从北方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有犁、䦆、耧、耙、锄、镰等。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总结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在宋代也纷纷出现。这表明宋代(       
A.铁制农具出现B.农业技术提高C.尚文风气盛行D.冶铁技术发达
2024-01-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2023-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年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高三历史考前强化训练
4 . 有学者研究,1077年,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酒至少有1.59亿余斗,而酿造这些酒,需要消耗大米1600万石。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A.市场突破了唐朝限制B.官营手工业全面发展的盛况
C.宋朝的农业发展成就D.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富国目标
2023-02-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形成了产销中心,当地的民谚曾这样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并且还有记载说,自东门外放眼望去,全都是菜地,根本就没有民居。这说明当时(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发展
C.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性分工D.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主要部门
6 .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区,专业茶农、果农、蔗农、菜农大批涌现,开始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业领域商品化程度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C.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趋严密
7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
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8 . 中国古代手工业起源较早,分工日益细密,技术与水平不断进步。下面关于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和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②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
③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
④宋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导致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标志着政治中心的南移
C.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说明人地矛盾非常尖锐
10 . 如表为宋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记载(部分)。据此可知,宋代(     
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中……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湖中安吉人……唯藉蚕办生事
三湖州村落朱家顿民朱佛大者……递年以蚕桑为业
A.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B.农村经济呈现出商品化趋势
C.江南农民生产积极性低D.江南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