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2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宋代改变户籍制度,分主户与客户,佃农摆脱了过去只能是地主私属的卑贱身份,成为编户齐民。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户口主要按其职业进行分类
B.政府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轻
C.户籍制度的变革适应了租佃关系的发展
D.主客户之分违背了征税标准的变化趋势
2023-07-27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4 . 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向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A.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D.南方棉花种植已逐渐普遍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2022-11-30更新 | 52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5明清史(1840年前)
8 . 北宋初期(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期(1110年),已增到2088余万户。按每户5口计算,北宋末年人口已超过一亿。这在中国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的结果B.手工业发展的结果
C.少数民族的内迁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9 . 宋代,盐业除官营外,又有官督私营,或私营而由官府专卖。地主豪强则私开盐井,生产私盐。私营的冶铁业,由朝廷专设的“监”“冶”管理、控制。著名的徐州利国监,有三十六冶,每冶各百余人。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政府盐铁官营面临着挑战B.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比较灵活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私营手工业的生产效益突出
10 . 为避免农民战争的爆发,历代统治者都曾经着手抑制兼并以巩固统治。乾德四年宋太祖下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采取了不抑兼并政策。这一变化(     
A.推动工商业发展B.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缓和了社会矛盾D.减少了政府的田租收入
2022-08-01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