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居正”,权势不可谓不重,但在一次神宗御书赐辅臣时,冯保侍侧,“立稍倾敧”,皇帝立以饱墨巨笔“掷其所衣大红衫上,淋淳几满。冯珰震惧辟易,江陵亦变色失措”。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朝(     
A.宦官与外臣关系错综复杂B.宦官权力极端受制于皇权
C.宦官权重易激化社会矛盾D.皇权空前加强并达到顶峰
2024-02-2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明朝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擢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其举措旨在(     
A.推广学校教育B.弘扬儒家思想
C.稳定社会秩序D.服务现实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023-06-09更新 | 8315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掌吏部事大学士李本奉旨专行考察百官,但都察院却没有参与;1569年,大学士赵贞吉兼任都察院之时,阁臣高拱也在兼掌吏部。这种权力分工(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实现了中枢权力间的制衡
C.加剧了明代吏治的腐败D.使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机构
2023-05-12更新 | 55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2023-04-28更新 | 132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凸显B.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内阁权势膨胀D.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中后期,基于地域平衡理念,吏部各司的司官每省各有定额,司官升转出部或请假归家,接任递补者仍是该省籍贯。后来这一现象逐渐蔓延至巡抚、提学、科道、翰林、部属等官缺,各省官僚群体的乡党意识逐渐增强。该现象(       

A.适应了科举分地定额取士的现实B.体现了官僚政治生态的恶化
C.表明中央政府政治权威逐渐衰落D.反映出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2023-04-09更新 | 5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明朝万历年间,神宗有意立宠爱的郑皇贵妃所生的皇三子为太子,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的朝廷大多大臣按照祖制拥戴皇长子为太子,为此神宗与群臣进行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最终皇长子被册封为太子。这反映出当时(     
A.皇权受到内阁威胁B.文官集团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君权相权冲突加剧
2023-03-25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一中学2023届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成祖朱棣反对建文帝“削藩”,起兵夺取政权。明代人在记述朱棣攻入应天的场景时说:“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之焚。"这一记述(     
A.描绘了真实的历史场景B.反映了历史记述的客观性
C.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倾向D.否定了兵变夺权的合法性
2023-03-04更新 | 63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人王世贞(1526—1590)认为:   “高皇帝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即狼戾如(王)振、(刘)瑾者,一颦而忧,再颦而危,片纸中夜下而晨就缚,左右无不鸟散兽窜,是以能为乱而不能为变也”。这说明,明代(     
A.初期制度设计缺乏对宦官的制约B.内阁行政高效有力地牵制了宦官
C.宦官政治势力依附和借助于君权D.灭亡教训催生出反专制进步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