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与朝政之奄宦,无奉行奄宦之朝政。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他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明成祖朱棣事迹简表

1360出生于当时称为应天府的南京,为朱元璋第四子
1380以燕王身份坐镇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军事活动
1402经三年的靖难之役”,是年率军攻进南京,夺取皇位。大肆搜捕、镇压拒绝效忠的官员和士子。次年正式登基,改北平为北京
1406下诏筹建北京宫殿,以作迁都的准备
1410以北京为基地第一次亲征蒙古
1414第二次亲征蒙古
1421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1424死于第五次亲征蒙古的会师途中

——据《明史·本纪》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列举明朝前期为加强君权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2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宰相制度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根据以上材料中皇帝对宰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吗?

2018-1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