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浏览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1)读图①、②,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管理的哪两种制度?
(2)读图③,这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作用?
(3)读图④,与图③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最早发生于哪一个皇帝时期?
(4)结合图①②③④,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3-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时”有人说: “功成名就者”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024-03-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当中,与后来的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立三司
2024-03-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内阁制度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责政策审议B.决定国家大事C.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D.负责监察百官
2024-03-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我国的内阁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皇太极时D.康熙时
2024-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简化了理政手续,提高了效率
D.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编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谈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概括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2023-08-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初废宰相,设内阁“特侍左右,备顾问”。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10 . 明代官修《大明会典》中并无内阁条目,而是将其职权附载在翰林院之下。在实际政务中,每当阁权高涨,就会遭到群僚“虽无宰相之名,有其实矣”之类的指责。这是因为内阁(     
A.是翰林院的附属机构B.掌管国家机要事务
C.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D.阁臣的权力不被认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