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时期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夏言、严嵩为首辅时,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政治地位的提升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是正式行政机构D.掌握了决策权力
2023-12-19更新 | 18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简化了理政手续,提高了效率
D.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乐时期,内阁不过是一个待左右、备顾问的秘书性机构而已,自仁宣之后,由于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青睐,内阁权力日益增长,逐渐有了票拟权和参与评议朝政的权力。嘉靖万历时期,内阁的发展达到顶峰,内阁得以以部院之职兼任大学士,品秩日渐加尊,班列也位于六部尚书之上。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实际上成了最高一级行政机关,而嘉靖之后,内阁渐夺六部之权,至万历时,内阁首辅已俨然历代之“宰相”。

——摘自武萍《明代的内阁制度》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一直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国王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内阁的去留,内阁时而听命于议会,时而听命于国王,因此,在18世纪前期,英国虽然形成了内阁,却没有确立内阁制。直到1832年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成长为统治阶级中最强大最富有的阶级,相反,土地贵族的力量迅速衰落。统治阶级各部分经济实力的演变终究要体现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上。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在政府和议会中一步一步扩充势力,王权迅速衰落,议会主权迅速确立。因此,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的各项原则逐渐确立,并最终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摘自韦荣建《论英国内阁制度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内阁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主要不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2023-10-13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固原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怠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2023-09-26更新 | 209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宰相制度的废除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皇权的逐渐加强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023-06-09更新 | 8385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从制度建构上而言,明代内阁的职能来自皇帝的需要,其主要职能"密勿论思、票拟批答”都出自皇帝处理决策事务时所需的辅助,且由于内阁权力地位未经法定,所以它也不具备太强的独立性。这意味着,明代内阁(     
A.并不具备参与决策的职能B.增加了皇帝的工作负担
C.推动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D.是封建专制强化的产物
2023-05-08更新 | 1074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颁布“禁例十二条”,严格规范国子监学生的道德和行为,并镌刻卧碑,置于明堂之上,如有不遵者,以违制论。“禁例十二条”的颁布(     
A.规范了国子监的教学内容B.利于全社会形成重教氛围
C.符合封建集权统治的要求D.推动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2023-04-09更新 | 718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批红”权利交给宦官管理的司礼监,司礼监向皇帝负责,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此后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B.司礼监和内阁间相互制约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D.早期民主思想兴起与发展
2023-03-30更新 | 798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卫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