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大量文书直接送达给皇帝处理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明成祖是如何解决皇帝政务繁忙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中枢秘书机构是由哪一个皇帝设立的?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指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个发展趋势?如何评价这一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表中,有关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史实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AB.BC.CD.D
3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新疆的史实,按史实发生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庭都元帅府的设置   ②伊犁将军的设立
③安西都护府的设置       ④西域都护的建立
A.③④②①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元朝,全体百姓被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延“国族”,色目人是其主要助手。蒙古人、色目人因从政、驻防、屯田、谪戍、流亡、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杂居。例如在元朝后期镇江路所辖一司三县,即住有非汉族的外来侨寓人口170余户,其中包括蒙古29户、畏兀儿14户、回回59户、也里可温(指外来的基督教徒)23户、河西(党项)3户,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可想见。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受到汉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一些驻军“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植如华人”。一部分人渐受汉族礼俗影响,开始遵行守节、丁忧之制。

材料二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简而言之,就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重点笼络其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

——以上材料均摘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元朝的民族关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用史实说明清朝在蒙古地区“积累的成功经验”。
2022-11-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下列属于清朝前期为维护西北疆域所做的努力是(     
A.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B.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C.1727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D.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清朝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除了盟旗制度,清代统治者对蒙古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①军事平叛       ②实行联姻       ③设置办事大臣       ④改土归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设台湾府B.实行“改土归流C.设伊犁将军D.册封达赖、班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下列史料记载的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祖登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②“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佐也。”
③“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④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我国中央政府册封班禅始于清朝(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雍正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一制度(     
A.导致了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体现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规范
C.弱化了宦官的权力D.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