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9世纪初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中国西方
清军入关殖民扩张
《大清律》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顺治帝颁布禁海令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军机处设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八股取士美国1787年宪法
康乾盛曲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广州“十三行”设立启蒙运动
乾隆时《医宗金鉴》问世工业革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8-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事件的分类与整理】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

14—18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

序号时间(年)历史事件
1380朱元璋下令废除宰相制度
1382朱棣设立特权监察机构“东厂”
1405郑和首次下西洋
1555倭寇进犯至南京城下
168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9雍正时设立中枢秘书机构军机处
1757乾隆下令仅保留广东一处对外口岸
1757乾隆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贵族的叛乱

——以上材料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围绕“君主专制制度”或“对外交往”或“国家统一”等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三条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写出序号),自拟论题并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美国人伊罗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⑥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根据学者伊罗对(中美关系的划分,选择六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说明伊罗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阶段及观点;阐述过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城址图


古代北京发展概况(部分)

时期名称概况
辽代南京936年,辽获得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定为陪都。《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
金代中都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时人记载中都“宫阙壮丽” “工巧无遗力”。中都仿照北宋汴京,采用回字形相套,宫城位置居中,城内建有礼制建筑,如郊天坛、雨师坛等。
元代大都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于大都。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规整方正、均齐对称,街道系依《周礼》,按经、纬设置。大都人口近百万,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为“商业繁盛之城”。
明清北京1403年,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此后一直到清代,北京一直是正式都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其他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皇帝也在这里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就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说明充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仅江南一省的赋税就占了全国的三成,科举考试录取更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清政府专门设立了两江总督并增派淮阳总督、安徽巡抚等官员进行协同管理。顺治帝后期,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如下图(图1、图2)。


清初仍沿用明制承宣布政使司,仅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承宣布致使司,即废除了南京为留都的地位。康熙年间,改布政使司为省,因认为全国区划为十五省,其制过大,先后分湖广省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省为陕西、甘肃两省,汉地被拆为十八省。在边疆,清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清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2-10-29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列女传》中几位烈妇的事迹。

时间姓氏事迹
姚氏吴孟传妻。孟传早卒,无子。姚甫二十,泣经于榻,姑解之。叹曰:“吾犹见夫子之归土。”孟传既葬,夜以黄丝经死。启孟传墓合葬焉。知县胡方义表其门曰“贞烈”
王氏儒生方西抚妻。及笄于归,事舅姑以孝称。越数年,西抚卒,无子。王号泣自经,为姑阻。遂整衣入室,键户七日,不食死
杨氏郡庠生雷泽之生母也。乙酉城溃,氏携妇吴氏出逃于市。遇贼,强杨氏去。氏骂贼不绝口,赴烈焰中。媳见姑死,投焰救姑,亦蹈火死
吕氏贡生方都韩妻。事舅姑极孝。城溃之前一日,吕愿以死自誓。及韩救父,为贼所执,吕复挺身往救,因同遇害

——摘编自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列女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0-15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对于康乾盛世的研究多集中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上。史学界时此问题的看法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清政府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自卫和阻挡资本主义冲击的作用。也有学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闭关绩国政策虽具有保中性,但在客观上的确起了抵抗外来侵略和自我防卫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此问题的探讨也更加深入。有些学者提出了“机会”说,认为清朝在18世纪推行闭关债国政策,失掉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由此拉开了与西方世界的距离。

进入21世纪后,史学界将康乾盛世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进行比较,有的学者认为“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史,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此同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外部世界也是动态的、发展的。而且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变动与发展的速度,更是迅猛的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清帝国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就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被动,因而越来越异化,终于从一个雄强一世的东方大帝国、一个中央王国,异化为一个半殖民地、一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

——摘编自梁俊艳《全球视野下康乾盛世研究学术史回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重要历史遗迹及其介绍

历史遗迹相关介绍
楼兰古城处于西域的枢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后来楼兰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引发后人无限遐想
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由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已校尉驻扎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已校尉城”
北庭故城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它是在汉代西域的车师后国王庭金满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是唐代设立的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曾出土过唐代铜狮和玉石镇纸等大批文物
龟兹古城西域古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西域的政治中心。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一职,将西域都护府迁互龟兹。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曾两度将安西都护府设置于龟兹,其辖4镇、16府、72州之地
交河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了两千多年的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伊犁将军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西域,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府管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1871年,沙俄支持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势力侵入新疆,并趁机出兵占领伊犁,左宗棠出兵新疆打败阿古柏势力并于1881年通过谈判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
结合历史上新疆与内地往来的史实,论证“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制度而言,朝代与朝代之间永远是“继承”大于“断裂”的,制度自身自有其惯性。隐藏在制度的延续性下面的,是各个朝代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官僚的选任,新中国成立之初通常会“急于选拔人才”;四十年之后则难免“员多位少”、一位难求;再和平发展四十年,家族背景在官员升迁中的权重必定会大大提高。又比如皇帝周边势力(后妃、外戚、宦官等)的处置问题,士大夫与皇帝的关系问题,官员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问题,兵权的收放与边防的关系问题等。这些共性问题才是帝国治理的真正难题,也是“理乱兴衰”的深层原因。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