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清朝注重经略边疆,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版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康熙十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741683)间,噶尔丹几乎每年都派人与沙皇俄国相勾结…康熙十年准噶尔汗噶尔丹出兵占领了天山南路,将当地的“回部”(维吾尔族)首领阿布都什特扣押到伊犁,并对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康熙三十五年略尔丹被清廷击败,阿布都什特得以解脱,清廷护送其返归南疆叶尔羌,管辖南疆“回部”事务。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造成中国西北边疆不稳定的因素,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政府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
2022-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央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因国家治理的需要不断调整。以下对于中央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②三省为皇帝直接掌控的行政中枢
③尚书台确立为新的中央行政中枢       ④军机处成为掌管军政事务的中枢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3 .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该政策是
A.君主专制B.奏折制度C.闭关自守D.八股取士
4 . 如图是清朝时期某地重要建筑分布图,读图判断此地是
A.广州粤海关B.上海外滩租界C.广州黄埔军校D.北京东交民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御制十全记》

材料二   “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马戛尔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清朝前期为维护西北疆域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并分析其动机。结合所学,并概述该政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盛世滋生图》(局部)。它再现的“盛世”是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大定之治”D.“康乾盛世”
7 . 到1775年,清王朝的国运便开始走下坡了,经验表明内部衰败将引起国内运动和外部入侵,在中国历史上,这些常与帝国权力的衰落相伴而行。18世纪后半叶,加剧清王朝衰败的国内运动主要是
A.李自成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白莲教大起义D.义和团运动
8 . 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称中,汉朝“刺史”之“刺”,本为临时派出刺探信息,后来“刺史”演变为州牧:清朝“巡抚”原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演变为省级常设军政机关。这些演变表明
A.地方行政机构演变具有随意性
B.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C.临时委派官员能宣示皇权独尊
D.中央强化监察以防范地方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在平定新疆地方势力叛乱的过程中,为保卫西北边疆安定,依“因俗而治”原则设立了一个地方机构,总领军政事务。这一机构是
A.行都指挥使司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D.奴儿干都司
10 . 清朝某王公言:“国家宠幸黄僧,并非崇奉其教以祈福祥也。只以蒙古诸部敬信黄教已久,故以神道设教藉仗其徒,使其诚心归附以障藩篱,正《王制》所谓‘易其政不易其俗’之道也。”这一论述
A.说明了册封“班禅”的政治目的B.论证了对各民族地区的分而治之
C.揭示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智慧D.折射出康熙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
2021-12-08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