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天理教攻打皇宫被镇压后,嘉庆帝下《罪己诏》通告全国,其中说:“……遭此突变,实不可解,总缘德凉愆积,唯自责耳。……"关于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清朝的统治危机初显B.给统治者以巨大震动
C.与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有关D.与闭关自守的政策关系密切
2023-01-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14—18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

序号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652

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

1684

清朝在A设府,隶属福建省

1727

雍正开始派遣B代表朝廷治理西藏

1757

乾隆平定漠西蒙古C部的叛乱

1762

在新疆设立D总理军政事务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属哪一历史时期?请分别说出两个判断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二A、B、C、D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据此概括清政府的治理边疆特点以及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华民族五干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匈奴远遁,而慕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柒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何创新?除行省制度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元代对吐蕃、西域、台湾是如何管理的?
(3)有学者指出:“‘康乾盛世’,固然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概括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以及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国家疆域是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图局部,据图相关信息判断,该王朝应是
A.唐B.元C.明D.清
2022-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像是某个官衙的设置,似乎是无形的,其实,它的影响之大,远远超开一般衙门的兴废,它涉及君臣间权力的分配,皇帝政令的施行,是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材料反映的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B.密折制度C.内阁制度D.行省制度
2022-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们在思考服务于统治需要的同时,留下了政治智慧。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远交近攻,合众连横”
“改土州,遣流官”

A.③②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7 . 一般认为,清朝的奏折制是军机处设置以后的产物,极大便利了君主专制。学者高翔则指出,清代奏折制不是源于对明代本章制度的沿革,而是基于后金时期满洲政治的奏议传统。这表明
A.军机处的奏折审批强化了君主专制
B.满洲政治传统是皇权强化的内因
C.奏折制度帮助皇帝广泛地获取信息
D.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2022-0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导致乾隆形成此观点的根源是
A.清朝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B.封建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D.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
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
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
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2021-09-06更新 | 4689次组卷 | 6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10 . 当代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是汉族以及诸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一起参与中国国家构建的共同历史成果;中国的疆域,是分别由数十个不同民族世代居住的历史家园共同构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思想中关于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天下的思想,不过是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而构成天下的主体民族——“华夏自身,就是在中国从部落联合体社会向初期国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由众多的部族和民族通过中原化”“华夏化而共同形成的。

——(日)王柯《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材料二   且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刑楚、犹,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戒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丰,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清)雍正帝编纂《大义觉迷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华夏”的认识。结合所学,概述先秦时代“华夏”的形成和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雍正的民族观,结合所学,概述“我朝”使“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的史实,
2021-02-05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