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宁古塔将军衙门是清初东北黑龙江地区的最高地方机构,总理本地区的一切事宜,设有印务处及户、兵、刑、工四司。据此可推知,宁古塔将军的设置(     
A.具有军政合一的特点B.落实了“改土归流”的政策
C.开创了全新治理模式D.体现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24-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一)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官,内朝的人员组成主要来自: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就是负责皇帝戴帽、穿衣、吃饭和洗澡的仆人。他们是可以出入禁中,伴随皇帝左右并随时参与政事讨论的读书人。他们在汉朝常冠以侍中、常侍头衔。尚书也如此,只不过他拥有了传递或下达最高权力的机会,而他们的原本卑微的身份和皇帝心腹的角色,让这个岗位越来越拥有了实权。

——摘编自劳干《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

材料二   明初的内阁成员,如大学士,本身是顾问的身份,品级也大致在五品,不拥有实权,也不是常设法定机构。但是,因为他们更接近皇帝,最终成为拥有实权的机构,到了张居正时代,内阁首辅大臣权倾一时。清朝的南书房(后来的军机处)起初也是康熙为与翰林研讨学问而设,后康熙帝为了加强自己权力,这些人在陪皇帝作诗写字以外,也秉承皇帝的意旨拟写谕旨、发布命令,雍正皇帝时逐渐成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真正的参与决策机构。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明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时期的内朝组成人员的身份,并分析内朝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内阁、军机处在职权上的相似之处。
2024-04-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清代以前,帝王构建的“大一统”疆域观未包括长城以外地区。而清朝皇帝反复强调长城以外是国家“大一统”疆域的组成部分,官方的《大清一统志》也以昭示“一统之盛”“一统无外之盛”为宗旨。清政府的这一观点(     
A.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管理B.适应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C.反映出传统华夷观念已完全瓦解D.直接促成了境内各民族的社会进步
2024-04-01更新 | 295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2024-03-02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A.导致中央集权的弱化B.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促进经济发展及繁荣D.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这反映出(     
A.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B.儒家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C.政治统治凸显民族色彩D.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
2024-02-29更新 | 34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乘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注:赵翼,乾隆年间曾任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日常工作。《檐曝杂记》是笔记随札,内容大部分是作者亲历亲见,也有一些失实传闻。

《清史稿》,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俢的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据此能够确认关于军机处的史实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檐曝杂记》与《清史稿》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只在京城满汉大臣和外省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中使用,雍正时规定“科道每日一人上密折,轮流具奏,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事务,皆许据实敷陈”,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     
A.保障了地方吏治清明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
C.推动皇权向地方渗透D.确保了国家决策正确性
2024-01-30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9 . 下表是清朝前期土地和人口情况变化表。据此可以得出清朝前期(       

年代

土地面积(顷)

人口(人)

每人实得土地(亩/人)

乾隆十八年(1753

7801142

183678258

4.25

嘉庆十七年(1812

7913939

361600000

2.19

道光十三年(1833

7420000

389942036

1.86

A.存在严重土地兼并现象B.盛世中隐藏着危机
C.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潮流D.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康乾后期,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地贸易,由政府指定机构代为管理,并对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进行严格限制。这一做法(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B.缘于政府重视开拓国内的市场
C.完全符合世界发展潮流D.为后世处理对外关系提供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