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政府鉴于边疆地区与中原之间、边疆各地区之间历史文化传统均有较大差异,因而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这反映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基本政策是(     
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俗而治D.军事控制
2023-1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2023-09-21更新 | 392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明朝设置都司卫所等机构管理蒙古等地;清朝设置理藩院管辖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这些机构的设置(     
A.推动了边疆地区对外开放B.促成了各民族风俗趋同
C.旨在防御西方列强的侵略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3-06-16更新 | 75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宜讲“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又发展到宜讲“圣谕十六条”。清廷此举旨在(     
A.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B.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D.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
2023-0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2023-01-07更新 | 458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2022-08-23更新 | 546次组卷 | 5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规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2022-07-23更新 | 47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林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赦,颇有意见不同,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摘编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清代自康熙中期至清末,二百余年间之内政、外交、军事、文化、财政等一切机密要务,乃至皇帝与各具奏人的私人交情,密折内都有反映。如此广博、繁杂的密折内容,无疑给皇帝开辟了广泛的情报来源,广其耳目,增其见闻,洞悉庶务,使其虽深居九重大内,却能及时且较真实地了解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以各地风土人情和各级官员的所作所为,而且使百官互相监视,彼此牵制,故人人心存戒心,惟恐遭人暗中揭发,一般不敢为所欲为,极有利于皇帝个人独裁专制。

——摘编自刘融《清王朝的朱批密折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奏折制的历史作用。
(3)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可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或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一手史料是指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二手史料是指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是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此,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中哪个史学研究价值更高?为什么?
2022-05-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学生甲和学生乙通过相互答的方式来检验知识背诵情况。其中学生甲的问题是:“清朝是如何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的?”学生乙的回答是:“第一,以和亲维持会盟状态:第二,册封当地宗教首领;第三,实行盟、旗制;第四,派遣驻藏大臣:第五,以法律形式落实管辖权。”同学乙的5条回答中,有几条是错误的
A.1条B.2条C.3条D.4条
2022-05-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史记》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秦统一六国之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选官制度上的体现?带来了什么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两朝皇帝为加强皇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