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扬州工业产品主要有铜器、毡帽、丝织品、木器、药材、海味等。扬州铜器尤其是铜镜最为驰名。(唐)中宗时曾"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列并在镜中"。

材料二"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盛赞中国的瓷器。

材料三嘉靖以后,苏州堪称天下第一雄郡。在周围长达40里的城区内,东部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手工业区,西部是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在东区,"半城大约机户所居",这里"比屋皆工织作""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构成了一个丝织商品生产的新天地。

——《中国运河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扬州的手工业特色。

(2)依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叙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国瓷器能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新天地"指的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这种"新天地"的原因。

(4)扬州和苏州的经济特色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018-04-0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2中国古代经济
3 . 有历史学家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中后期。下面历史现象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依据的是
A.一条鞭法实施后,白银货币普遍流通
B.万历年间,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1567年,明朝政府允许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D.“商帮”的出现和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18-03-26更新 | 3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4 . 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临时工每日黎明按工种专长分立玄妙观、花桥、广化寺桥、濂溪坊等处“听大户呼织”。这直接说明当时苏州
A.丝织业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形成劳动力市场
D.“机房”规模较大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有关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经济)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引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引自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三: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嘉庆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清代外交史料》

明武宗下令禁商贩,不许服用貂裘……非占商籍不许坐市廛;清王朝认为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防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苏州经济的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发展缓慢的原因。
6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
B.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7 .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2018-03-06更新 | 10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 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测试题
8 . 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中后期在江南私营手工业中稀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9 .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出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2018-02-14更新 | 18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0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