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明代后期的地主潘允端在其《玉华堂日记》中有关于垦田、耘田、挑泥、莳秧、砟稻、挞花、种麦及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其田庄里种植的作物品种多样,他本人对田庄生产亦非常关注,从耕作到农庄的修理、水利设施的改善等,样样都参与。这反映了当时
A.生产关系出现了本质变化B.农业经营方式有了新发展
C.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差异D.租佃经济的发展日益兴盛
2022-04-20更新 | 49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2 . 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相互竞争,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论为难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株”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经济因素B.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C.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D.自然经济加速走向解体
3 . 《明神宗实录》载“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明中期,《广东通志初稿》载“山主……每山开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聚集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这反映了
A.官商分利推动了手工业发展B.传统经济中亦有近代因子
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日益普遍D.摊丁入亩便利劳动力流动
2022-04-01更新 | 49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本书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近代工业发展的现象,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量变基础B.农本商末观念难以撼动
C.社会呈现多元民主浪潮的萌芽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2022-03-29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5 . 某校将针对《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进行整体性专题研究,请你为此拟写一个最合适的的论题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得益于农耕文明
B.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C.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
D.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转型体现明显殖民性情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手工业中合伙制在各行业普遍出现,但资金运行方式周期短,不稳定,各类合伙协议通常都规定,在收益中扣除工本、公费等项后.其余全部分完,不留企业积累,企业再生产的资金,需一要合伙人按协议再次商议。这一现象
A.延缓了新经济形式的萌发B.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演进
C.迫使政府改变了抑商政策D.反映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7 . 明朝中后期,雇人经营并亲自管理农业生产的土地所有者越来越多。生活于松江府的潘允端,在其拥有的一两千亩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雇工经营的。在其日记中,关于垦田、莳秧、种麦等工序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A.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2022-02-26更新 | 36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进行生产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本质特征是
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B.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C.工商业市镇日益兴起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 . 清朝时期,江西赣州农民多以种植苎麻为业,福建商人在二月间放钱给种苎者作工本,到夏、秋时再来收买苎麻用作织布的原料。这种情形说明
A.经济作物种植超过了粮食种植B.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新型生产关系渗透到农业领域D.商人通过高利贷获得高额利润
2021-11-29更新 | 31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10 . 明楼万历(1573-1620年)时期的吏部尚书张瀚曾说,其先祖在成化(1465-1487年)末年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先祖能够大规模经营,说明明朝中后期
A.纺织独城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商人通过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官商勾结社会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