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闭关锁国”政策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河南郑州智林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明清时期的江西景德镇,周边失业农民大多在民窑中“佣工为生”,往往“工兴则挟拥以争,工毕则作鸟兽散”,这反映了当时
A.家庭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全新生产方式的成长D.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
3 .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
A.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B.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 . 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   ②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
③技术不发达,手工业产品质较低   ④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 .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官营手工业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6 . 在明末至鸦片战争前,福建长汀的四堡印书业曾十分繁荣。它采用家族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但由于印刷书籍工序多,许多工作无法在一个作坊内完成,要分散到家族内的别家进行,作坊主按件计酬付给劳动者工资。这一做法
A.反映了雇佣劳动的普遍确立B.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
C.有助于促进生产关系的革新D.使耕织结合的传统经济解体
2020-07-10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中国古代史部分(配套练习)-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常考历史概念】讲解课件与配套练习(通用版)
7 . 清朝前期,广东各地“煤筋所出日广,商人获利日多,纷纷告争,自愿增税承采”,甚至安徽商人也来广东办煤窑。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煤为业的煤窑世家和煤窑主。这反映出,此时广东
A.徽商集团垄断了采煤业B.政府丧失对矿权的控制
C.新的生产方式获得成长D.工矿业近代化趋势凸显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 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材料二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

材料三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9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各个层面折射出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大函集》中说:“吾乡左 (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 《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材料二、三,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10 . 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有很多机户,对它们是这样记述的“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史料说明当时出现了
A.资本主义萌芽B.机器生产的工厂制
C.大农庄D.耕织分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