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019-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扶余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这表明他
A.重视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揭示
B.肯定三纲五常是理想的社会秩序
C.具备近代社会的“民权”意识
D.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7-10-13更新 | 3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舒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是
A.反对私有制
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自由
D.反对中央集权
2018-04-18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7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提倡重农抑商B.主张学习西方
C.反对经世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吉林大学附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万物发展的规律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2016-11-21更新 | 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