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019-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全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2017-11-11更新 | 11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省睢宁县菁华高中高二9月检测历史试卷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上述言论出自
A.老子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2017-10-15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必修)

4 .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说明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5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2016-11-27更新 | 34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溧水市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丁沟、仙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的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2016-11-27更新 | 71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2016-11-18更新 | 110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震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015-10-26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程桥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