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对传统儒学“推教家以教国”的观点进行批判,主张“家国殊等”,认为“国教在政而政皆教”,“平天下”的“公忠”政治实践与“孝弟慈”等“私忠”伦理之间互相独立,不可等同。据此可知,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折射出宗法观念影响力日渐衰退
C.意在增强士人家国责任感D.源于对君主专制暗含危机的反思
2 . 在黄宗羲看来,君主与生俱来背负为民众兴利除害的职责,王夫之也提出了“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的主张。这些主张(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继承了先秦的民贵君轻思想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以“众治”取代“独治”,王夫之要求“不以天下私一人”唐甄痛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黄宗羲也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些主张
A.宣扬民主启蒙的思想B.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D.反映了对传统体制的反思
2022-01-15更新 | 53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第五中学2019年-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夫之主张社会是发展的,存在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他同时也斥责不知礼义的老百姓为禽兽,痛恨李贽的个性解放。王夫之的思想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诉求B.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
C.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D.受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由此可知,王夫之主张
A.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B.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
C.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D.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66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言下之意,世界上还有他所不知的中国之外的天下。这表明他
A.弘扬了人类进化史观B.突破了华夏中心观念
C.论证了物质的不灭性D.超越了民主思想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