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清初出现了一股实学思潮,如王夫之强调天理与人情的协调统一,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意在提醒士人对国计民生的注意等。实学思潮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程朱理学生机勃勃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封建社会走向鼎盛局面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活跃
2023-09-24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夫之指出,"天为民立君,君置臣以佐其治天下,故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待臣以非礼,视臣如草芥,辱其人格,屈其志气",臣则应当坚持原则,明确为臣辅佐之责,保持个人的节操,而不应在"天下无不是底君"的名义下盲从受辱,逆来顺受。此论(     
A.是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叛逆B.隐含着限制君权的进步思想
C.矛头直指君权神授的思想D.阐述了民族气节的重要意义
2022-11-26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于宋儒“复封建井田”之议,王夫之认为:“帝王立法之精意寓于名实者,皆原本仁义,以定民志、兴民行,……其用隐而化以神,固不在封建井田也。”由此可知,王夫之(     
A.主张趋时更新B.反对空谈义理
C.认为理在气中D.注重以史为鉴
2022-11-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明亡后,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提出了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谭嗣同曾在《论六艺绝句》评价王夫之: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被后世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王夫之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背景。
2022-06-05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近代学者杨昌济在1914年说,“今者五族一家,船山所谓狭义之民族主义不复如前日之重要;然所谓外来民族如英法俄德美日者,其压迫之甚非仅如汉族前日之经验,故吾辈不得已五族一家,遂无须乎民族主义也”。材料反映了
A.传统民族主义精神的拓展B.汉族和外来侵略者的矛盾加剧
C.民族主义始终是社会主题D.近代民族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2-05-14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抨击“孤秦”的同时,又肯定秦始皇抵抗匈奴的政策。他还对历史上勾结、投降少数民族政权的韩王信、石敬瑭等人进行批判。这实际上反映了
A.明清之际民族矛盾的尖锐B.人们对理学崇尚空谈不满
C.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事实D.社会上对明朝灭亡的反思
2022-05-09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一方面重视民之所欲,谴责忽视人民欲求的苛政;一方面却不赞同人民自作主张,斥责逾越等级的行为。由此可知,王夫之意在(       
A.关注民情、民意B.反对专制制度C.以善治维护秩序D.提倡个性自由
2022-04-28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王夫之说:“法严而任宽仁之吏,则民重犯法,而多所矜全;法宽而任鸷击之吏,则民轻犯法,而无辜者卒罹血不可活。”这表明,王夫之
A.反对政府实行严刑峻法B.主张国家治理中应任用贤良之人
C.提倡建立统一执法标准D.认为执法官素质对社会影响重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夏朝以来,国家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尤其是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这六位君子恪守礼制,并依此彰明道义,成就信用,明察过失,倡导仁爱,讲究谦让,使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逸,实践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大同社会比,小康社会包含以下特征:“天下为家”的专制制度、“大人世及以为礼”的阶级礼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家庭赡养制度、“礼义以为纪”的社会制度。小康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安定宁和,但仍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社会。人们可以用礼法来维持社会秩序,去除祸乱,保障君臣有序、父子有情、兄弟和睦、夫妇好和,构建了一个差别有等、上下有序的社会。

——摘编自满新英《“大同思想”与“小康社会”》

材料二   王夫之不拘泥于任何门户之见,他曾将老子哲学中“极则反”的循环论改造成“天地之化日新”的发展观,将佛教的“能”“所”范畴改造成一种唯物主义认识论范畴。在政治上,他既反对法家的严刑苛法,又看到儒家单纯强调人治和德治的弊端,因而提出“任人”与“任法”二者不可偏废的观点。除此之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王夫之也表现出极为开放的态度:“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也;敌国之财皆吾财也。既得其欢心,抑济吾之匮乏……本固邦仁,洞然以虚实示人,而奸究之径亦塞,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善谋国者,何惮而不为也。”

——摘编自周秋光、黄召凤《王夫之思想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王夫之的思想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出“小康”概念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的思想。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夫之(1619-1692),人称“船山先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王夫之一生所著甚多,其中由30卷《读通鉴论》及15卷《宋论》所构成的史论,体现了其鲜明的历史观。而明船山之“史”,需观船山之“易”。在船山思想体系中,易学处于中心,统摄诸事之理;史学则处于外围,涵摄理之事征。“历史发展有无规律?如果有,是依照何种规律发展的?”在此之前,史学家多将朝代更迭所显现的治乱循环作为历史规律,船山反对此种分法,他认为治、乱仅是阴、阳二气运动的表现形态,在治、乱表象下,历史是沿着进化的方向发展的…… “历史为何而存在?”船山说:“史之为书,见诸行事之征也。”他认为。以史为鉴的目的不在于一姓之私能否常持大宝、资鉴君子能否青史留名,而在于仁政能否施行、百姓是否安居。由此可见,仁政、史鉴交相为用(乃是船山治史、研史之目的与意义所在。

——摘编自罗森《王船山的历史观》


(1)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的历史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简要评价王夫之的历史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