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与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对应准确的是
①“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②“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③“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A.①韩非子②李贽③顾炎武
B.①墨子②王阳明③王夫之
C.①墨子②李贽③顾炎武
D.①孔子②王阳明③王夫之
2019-08-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可知,顾炎武
A.主张学术研究应回归儒家原典
B.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
C.倡导用六经解决一切现实问题
D.强调研究经学要务实
2019-05-02更新 | 343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19-04-19更新 | 3636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B.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存天理,灭人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2019-01-30更新 | 75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该思想家是
A.董仲舒B.陆九渊C.王守仁D.顾炎武
7 .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是古代中国一位思想家的言论。下列关于该言论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该言论出自《天下郡国利病书》
B.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C.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D.由此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顾炎武痛斥王阳明学派“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致使“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为此,他主张
A.“格物致知”B.“心外无物”C.经世致用D.工商皆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中国某一思想家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一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阳明
10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批判君主专制B.反对经世致用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学习西方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