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
A.“经世致用”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05-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果要了解“经世致用”这一思想的起源,应当查阅的是
A.李贽的《焚书》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王夫之的《船山遗书》D.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2020-04-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欧阳遇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顾炎武针对晚明社会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外患日急的状况,决心涉猎群书,探求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作为自己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根据。这说明,顾炎武
A.积极从事政治变革B.大力解决民生问题
C.具有经世致用思想D.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020-04-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保持天下风俗纯正的重要性更有甚于维护一姓政权的稳定”。为此,他提出了“有亡国,有亡天下”的著名论断。研究这一论断,可直接参阅
A.《天下郡国利病书》B.《日知录》C.《明夷待访录》D.《船山遗书》
5 . 明清之际社会动荡复杂,一些进步的思想家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不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04-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末清初,有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020-03-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张。这个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020-02-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8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B.唯物主义C.经世致用D.民主科学
2020-02-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        )
A.李贽B.顾炎武C.王夫之D.黄宗羲
2020-02-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提出严厉批判,民主思想潜滋暗长。下列属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言论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③“存天理,灭人欲”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