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据此可知,他们都
A.认为人性中有天理B.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
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D.主张唯心主义世界观
2 . 有学者指出∶"王夫之以他对《易经》的疏论为本,申论万物之道'皆须在具体的情境里寻求。……世事若是有道,就不必去管相应的普遍之道。'"该学者意在说明王夫之
A.将《易经》作为儒家经典的根本B.以传统儒学为依托探求社会新知
C.摒弃传统权威开创文化新局面D.强调儒家经典在新情势下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
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
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
4 . 如图所示的是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他们言论的共同之处是
A.抨击程朱理学B.反对君主专制
C.倡导民主和自由D.倡导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者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批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B.继承和发展西方的启蒙思想
C.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2020-10-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的相关言论。
“儒者之学,经天纬地”,学者“不为迂腐,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全望祖《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君子之为学”,“凡文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以求“明学术,正人,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经世之大略”,“所贵乎史者,述往以未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这说明三人都(  )
A.推崇格物致知B.主张以史为鉴
C.关注社会现实D.强调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