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届湖南永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6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浙江余杭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之际的某一思想家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观点主要针对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制度
C.闭关锁国政策D.土地兼并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由此可知,王夫之主张
A.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B.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
C.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D.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
9 . 王夫之针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提出了“行可兼知”的观点。他提出“行于君民、亲友、喜怒、哀乐之间,得而信,失而疑,道乃益明,是行可有知之效也”。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B.开始质疑古代君主统治
C.是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颠覆了儒家的思想观念
2020-09-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提出,天子须以无为而治,以虚静统天下,其职责只须谨守国家典章,尤其以考察宰相人选,任用宰相,罢免不称职的宰相为重。王夫之这一主张
A.否定儒家思想B.推崇道家理念
C.反对君主专制D.倡导以法治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