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华北地区的--些大地主开始选择不将他们的产业分割成家庭规模的佃田,而是将整个地产组织成农作庄园,雇佣劳工种植棉花,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纱与织布业者,以获得高额利润。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农业领域出现新经济因素
C.租佃经营方式衰落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出现
2 . 清朝前期,广东各地“煤筋所出日广,商人获利日多,纷纷告争,自愿增税承采”,甚至安徽商人也来广东办煤窑。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煤为业的煤窑世家和煤窑主。这反映出,此时广东
A.徽商集团垄断了采煤业B.政府丧失对矿权的控制
C.新的生产方式获得成长D.工矿业近代化趋势凸显
3 . 清朝初年,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一种现象,包买商通过供给原料和收买其产品的方式把那些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控制在自己手中,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这种现象本质上属于
A.商业资本对手工业品的控制
B.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特征
C.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D.官营手工业品的市场化
2019-11-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满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且变誓死死守节。同时,女姓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
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
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6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种明显的转变迹象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是
A.手工工场的开设B.新的农作物品种的输入
C.民主思想的萌生D.总结性科技著作的问世
2020-12-1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在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主要表现为(     
①资本主义萌芽破土而出
②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等人的科学思想出现
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进步思想产生
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最终达到顶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 如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状况。相对于以前,其突出变化是
A.发展缓慢B.地位提高C.不平衡性D.范围扩大
2020-08-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本部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有长年为地主佣工的长工,有按季佣工的短工,有按月受值的月工,有临时受雇的日工。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农村部分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
B.农村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村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
D.农村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