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由此可知,王夫之主张
A.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B.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
C.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D.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
2 . 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
A.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D.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 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
A.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B.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D.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2020-07-16更新 | 570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夫之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认为诸文明“ 衰旺彼此迭相易”。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 中国之天下。”王夫之的这一观点
A.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B.推动了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王夫之出人理学,又能超越理学;排斥佛老的世界观,又吸取其方法论;注重对人类知识和思维成果的积累,但更加强调创造精神。王夫之这样的思想特点
A.凸显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B.受君主专制强化的
C.是文化发展到高峰的体现D.对少数民族政权较排斥
6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40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商品经济下的人性萌动
B.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
C.外来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D.人欲对天理的空前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下面对王夫之的这一思想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A.王夫之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D.反映了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的时代要求
9 .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否定君主专制
D.提倡法治和众治
10 .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抨击君主专制
C.提倡法治和众治D.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2019-01-30更新 | 9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