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021-04-01更新 | 415次组卷 | 138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下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其发展状况具体表现在
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增多   ②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雇工数量更多
③手工工场内分工更加细密   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 .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业发展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2021-03-18更新 | 66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神宗实录》                 
②“宗庙之(指牛)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④“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江南的大型茶叶种植园慢慢开始向民间发展,小户人家的种植业慢慢兴起,大型的种植园雇佣了很多的无地农民,使他们成为茶园生产的雇佣工人,大片的土地被地主用来种植茶叶,城市里出现了茶叶制作的手工作坊,越来越多的新兴工艺被用在了茶叶的生产上。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
A.茶叶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商品经济向农村地区延伸D.种茶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6 .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多家,每个油坊雇工数十人,共雇工八百多人,油坊主付给每人每天工钱二铢。这一经济现象反映了
A.新兴城镇兴起B.资本主义萌芽现象
C.封建地租货币化D.边疆贸易繁荣
7 .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
8 .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闭关锁国”政策
2020-08-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2020-05-01更新 | 374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宁夏贺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满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且变誓死死守节。同时,女姓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
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
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