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C.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D.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021-1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王夫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从三个方面深刻揭露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他认为政治腐败的根源是
A.帝王横征暴敛B.帝王独尊C.土地私有D.法制之弊
2021-11-20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1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
3 .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主张,如“引古筹今”“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等。这些命题旨在
A.强调史学研究的方法与价值B.希望清政府以史为鉴
C.以朴实治史方法诠释时局变因D.继承与发展传统儒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斥责不知礼义的老百姓为禽兽,痛恨李贽提出的个性解放。但同时他也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存在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诉求B.与李贽相比有退步性
C.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D.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夫之认为:“致知之道有二,日学日思……二者不可偏废,必相资以为功。”强调“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显微相次而显察于微”。这反映出王夫之
A.主张经世致用B.注重严谨治学C.强调知行合一D.具有唯物观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1-08-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夫之认为,并不存在包容“气”(物质)的虚空,而是虚空本身即是“气”的一部分,一切不过是“气”显隐状态的区别,一物之生是“气聚”,一物之亡是“气散”。王夫之这一思想
A.继承了朱熹的世界观B.是新生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C.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体现了人类的理性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5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说:“夫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至大力一也。”王夫之也认为:“夫贡举者,一事而两道兼焉。选天下之才,任天下之事;别君子于小人,天下相劝于善。”两者的共识是
A.选官教化,儒学渗透B.制礼作乐,端正世风
C.君子小人,道德分野D.士人参政,限制君权
2021-05-24更新 | 61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5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见,王夫之主张
A.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
C.树立国民的高度责任感D.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