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A.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C.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精神D.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夫之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务”,“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于其失也,而必推其所以失”,这样才可以“为治之资”,达到为“当世”的政治斗争服务的目的。这说明王夫之主张
A.经世致用B.钻研古文经学C.格物致知D.启发民众智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离经叛道”B.“存天理,灭人欲”
C.“经世致用”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0-10-23更新 | 514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
A.鼓励发展私欲
B.突出个性自由
C.主张实行分封
D.反对理学禁欲
2018-01-03更新 | 20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