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A.孔孟之道是儒学的根本B.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D.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2-05-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推崇经世致用C.提倡公平法治D.反对程朱理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明清之际涌现出的著名思想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是
A.王守仁B.李贽C.黄宗羲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
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
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