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化(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2 .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

材料一   “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音,其吟哦俱不同”

“浴处挂壶于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叠成楼阁之状”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医药铺外竖牌)“治酒所伤良方集香丸”“五劳七伤回春丸”

“亏便亏我也!谓价廉不称耳。……人莫不笑之,而买者增多”

“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摘编自唐成飞《宋代商业广告色议》

材料二   伴随着商帮的兴起,明清时期的广告突破了宋元以来的地域性,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开始转向大众传播。商业字号开始出现,一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商人使得以广告为代表的商业经营更具特色,并注重自身广告的真实性。以晋商会馆广告为例,不仅凸显了晋商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保证会馆关公像及行业道德碑刻也成为晋商文化及品牌信誉传播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范妍妍《明清至近代晋商广告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广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时期的商业广告。
2022-1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实行特殊劳役身份制度,以世袭的军籍最为重要。明政府多次下令禁止注册为军籍的人偷偷改变身份,但在实际执行中,军籍人户改变职业和身份地位并不足为奇。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冲击B.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C.陆王心学的影响D.社会流动无法律障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永乐大典》记载,宋朝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这种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发展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B.经济重心南移促使手工业中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专业性手工业的发展D.手工业生产完全摆脱农业的限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为《1570—1639年流入中国的白银(单位:万两)估算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整理》。大量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     
1570—1579年1580—1589年1590—1599年1600—1609年1610—1619年1620—1629年1630—1639年
28.588.970.3104.1103.790.1139.8

①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②导致新经营方式即工场的出现
③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和积累   ④促使实力雄厚的商帮开始形成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 [明清经济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从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产量的增长来看,宋代全国耕地约5.6亿亩,明代约7.842亿亩,清代达到9.248亿亩。宋代年平均粮食产量为464亿斤,明代则上升为696亿斤,清代剧增至2320亿斤。毫无疑问,这些农业上的成就与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沈定平《从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看明清之际的生产发展水平》

材料二

16至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赣商、鲁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6~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简析其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2-07-10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643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广东地区
A.自然资源的丰富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稳定D.对外贸易的发展
2022-06-05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集镇经济的繁荣B.丝绸之路发达
C.城市化进程开始D.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2022-06-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一中、仙桃中学、天门中学、十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