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6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2019-07-08更新 | 1696次组卷 | 117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7次组卷 | 11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四平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历史试卷
4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5-2016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下寒假作业检测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
2020-01-17更新 | 835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康熙中后期,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以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以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表明当时
A.朝贡体制走向解体B.入超格局出现逆转
C.闭关锁国政策解除D.传统经济仍有优势
7 . 如表所示为1760-1833年英国对华贸易统计(单位:两)。这可用于解释(     
时间输出输入逆差
1760年470000970000500000
1833年733000099500002620000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C.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D.英国社会生产力的落后
8 .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认识差异较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学者类型基本观点主要依据
西方学者文化价值冲突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文化观念不一,古代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人难以接受
中国学者经济冲突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
A.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根本上一致B.西方学者的观点缺乏史实依据
C.鸦片战争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中国学者的观点属于主观臆断
9 . 下表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运销的中国茶叶在广州出口茶叶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英国东印度公司(     

时间

1770年

1780年

1790年

19世纪初

所占比重

33%

54%

74%

80%

A.逐渐控制中国茶叶出口B.推动了中国茶叶商品化
C.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D.依靠茶叶得到迅速壮大
10 . 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
2022-01-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程考试(A全体考生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