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清廷许多大臣认为,仅凭“天朝声威”就可以“慑服夷人”,甚至误传“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有人还提出“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普遍主张严禁鸦片B.注重营造禁烟舆论
C.力争国家主权独立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2 . 18世纪末,铜钱(文)与银子(两)兑换比例为800:1;到了19世纪30年代,兑换比例为1700:1。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对外贸易处于出超状况B.鸦片走私危害社会经济
C.清朝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3 . 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前,曾向两广总督郭世勋递交了一封正式信函,这封信在语气、词汇和行文方式等方面均是以双方关系平等为前提进行表述的。然而在郭世勋上呈朝廷时,却将信译成了下对上的禀帖,尽显英国态度之卑微和“慕顺之心”。郭世勋此举(  )
A.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B.旨在引起统治阶级对外交的重视
C.体现了传统外交思维的深刻影响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朝贡贸易转型
4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2021-11-28更新 | 796次组卷 | 16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区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2-13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5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2019-07-08更新 | 1696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段考历史卷
6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7次组卷 | 1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以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影响英国对华商品贸易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仅开一地为通商口岸,影响了英国商品的销售
B.英国手工工场产品价格昂贵,限制了英国商品销售
C.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需求有限
D.清朝政府征收高额关税,增加了英国商品销售的困难
8 . [近代中西方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和治金业的机械化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启动社会变迁的那些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当时的中国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稳固模式政治上是高度专制集权的官僚帝国丝毫不见启动社会经济转型的内部动力和物质条件。不同于中国的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英国已经孕育出内源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变革的前提条件……那种认为西方更多是靠对东方掠夺而发达起来的想法并不准确当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它们在启动阶段是起主导作用的。

——摘编自白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有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未能产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9 . 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1839年伦敦出版的英人所著《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从中得知英国人也有反对鸦片贸易的,坚定了他对‘良夷’‘奸夷’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敌营的政策”。据此可知,译书活动(     
A.吸引了人们关注西方B.引发了国内士大夫阶层强烈反响
C.有助于国内抗英斗争D.为国人维护主权提供国际法支持
10 .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中的变化根本上是由于
A.中英双方实力的变化造成的
B.世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