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A.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缺乏对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2 . 1810-1867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各占6%,1850-1899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国人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中体西用”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C.思想解放的条件已经全部具备D.彻底摆脱“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2022-01-12更新 | 44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瀛环志略》写道:“欧罗巴诸国,皆善权子母,以商贾为本计,关有税而田无赋,航海贸迁,不辞远行,四海之内,遍设埠头,固因其善于操舟,亦因其国计全在于此。”这一论述
A.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B.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认识到工商业对国家的重要性D.未摆脱“天朝上国”观念的羁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