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林则徐主张了解和引进西方文化,他组织力量翻译西方的书籍,主持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所著的《国际法》,编成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国际法的中文译著《各国律例》。他还购置西方的新闻报纸,整编成《华事夷言》和《四洲志》。林则徐的这些举措
A.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强调了抗击侵略的重要性D.实现了思想启蒙的社会价值
2 . 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在个人怀才不遇与社会腐朽堕落交织的情况下,他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方案,如"按宗授田"、改革君臣关系、倡导经世致用、改革边防制度等改良主张。这说明
A.政府统治危机引起了关注B.西方的侵略引起士人警觉
C.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D.学习西方的思想开始出现
3 . 清朝道光年间的大理寺少卿金应麟认为,英国的坚船“乃中国之绪余”,中国之“师夷”不过是“礼失求诸野”;郑观应也认为西方之所以先进于我,是因为“我所固有者,西人特踵而行之,运心精心,持以定力,造诣精深”。因此他不无自信地说,“礼失求诸野者,此其时也”。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B.急切之要务是开启民智
C.思想解放由浅入深D.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严重
4 .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了解外部世界的种种举措都不事声张;因鸦片战争被革职而复出后,办事作风一如从前,仍然主要围绕着平叛等传统事务,当时中国最紧迫的任务被放在一旁,只是顺着当时的政治方向走。材料说明林则徐
A.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B.并没有做到“开眼看世界”
C.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影响甚小D.尚未产生改革中国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2017-08-04更新 | 6657次组卷 | 8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结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016-11-21更新 | 6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育英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