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2023-06-14更新 | 4026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教育变革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逐步开展,,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堂等近代学堂出现,留学之凤气开始盛行。19世纪70年代后,部分改良人士、、维新派代表甚至一些知名的欧美传教士,纷纷以著文、上书等形式建议清政府仿效西方建立学校制度,并提出不尽相同的学制方案。1902年,张百熙被任命为官学大臣,负责制定学制章程,他把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七级,学堂课程主要为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地理、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图画、体操。在学制主系列学堂外,兴办农工业、艺徒、警察监狱、邮电铁路、矿物、武备等专科学堂。这种重视实践与专业课的结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大有裨益。

——摘编自孙培育《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754年,普鲁士颁布义务教育令,规定儿童入校学习同服兵役一样是国民的义务,实行强迫入学。1850年,又颁布《学校法草案》,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教师工资由国家开支,学生免缴学费。1872年,对学校的内容和课程作出规定,一改过去重古典、重宗教的倾向,以数学和物理等学科为主,并加以民主、平等、民族国家的思想。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普鲁士(德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织厂。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简要评价。
2022-02-19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洋务运动时期,工匠和工匠精神开始了近代转型。一方面,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近代工匠又将产业的发展与爱国自强的使命联系在一起。根据材料,近代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
A.爱国自强、开放纳新B.精益求精、传承帮带
C.求是求实、艰苦奋斗D.诚信友善、民主科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征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天京变乱D.颁布《资政新篇》
2020-0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指出,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他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是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原因
B.使地方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造成北洋军阀的崛起
D.成为此后政治变化的关键因素
2020-01-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中学2019年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