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载,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北京“官眷出城者约有四百家,崇文、宣武两门外官宅十空其六七。钱铺闭歇者,自二月十五后相继,共有三百家。典铺当者,以十千为率。银价斗落至大钱一千二三百文一两,西客收帐,商贾歇业”。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使北京丧失了商业中心地位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荡涤了清朝统治经济基础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爱国华侨谢缵泰于1898年创作的《时局图》,可知(     

A.中国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B.中国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C.国家主权开始丧失D.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2024-03-04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3 .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特权,这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深化了民族矛盾B.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C.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4-02-23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4 .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D.舰队数量的过多
2024-01-30更新 | 65次组卷 | 26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5 .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这些措施表明(     
A.中国已经摆脱民族危机B.清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洋务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01-29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统计,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至1904年,共生产火炮742尊,步枪65300支,炮弹160万发,子弹860万颗,地雷、水雷1500个,火药667万磅。从1868年到1875年,共造铁壳蒸汽动力炮船16艘,小铁壳船5艘,还设立翻译馆,请外国人翻译数理化书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实现了“自强”“求富”新政目标B.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治秩序
C.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D.达到了保障国家安全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90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坚决反对后来的汉阳铁厂选址大冶铁矿边,主张建厂于汉阳(如图所示),并说:“厂在省外,实缺大员”。这折射出当时(     
A.统治阶级思想封闭B.洋务新政的曲折性
C.水路交通相当发达D.技术力量的薄弱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024-01-25更新 | 123次组卷 | 13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近代某次列强侵华路线示意图。这场侵华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动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判断“是役”是指哪场战争?概括此役战败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你对“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