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1861年,清政府不但授予曾国藩加太子太保衔,还给予他“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清政府此举的主要动机是(     
A.实现东南肃清之局B.保障政府财赋来源
C.应对列强便宜行事D.武装训练新式军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某学者关于太平天国治下苏南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量化评估表(部分)。据此可知(     
郡名
评估项
苏州常州松江太仓总分
7合理、适度、适当地处理业佃关系和租佃事务以保障地租11114
8捐费、杂税名目、额度限制在民众可承受范围内11114
9扶植和保护民间商业,市镇商业经济有所起色531413
10社会经济政略--以贯之,未有反复,安民后未见“打贡”害民421310
11乡民积极响应。按时交粮纳税,未见抗粮抗粗暴动11316
12未见地主团练襄助清军反攻之事31149
13设治建政时间较长、统治时间在三年以上541313
总分44302239135
注:得分按与评估项符合程度划为五等:一为失败(最差),1分;二为比较失败(较差),2分;三为及格,3分;四为比较成功(良好),4分;五为成功(优秀),5分。
A.太平天国的基层治理能力不足B.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地区性差异
C.汉族地主官僚的势力迅速膨胀D.太平天国运动瓦解了清朝统治秩序
2023-04-27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874年,日军兴兵侵华,左宗棠一方面指出“整理水师”“监造轮船”的必要性;同时,强调沿海民间武装“渔团”是“自卫身家”“御外侮”的组织,反对清政府内部屡起的裁撤渔团的动议。这表明左宗棠(     
A.偏重靠民间力量抗击侵略B.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
C.主张“海防”重于“塞防”D.注重构建兵民联合御敌体系
2023-04-26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传统中国以陆地为主要防线。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使清政府认识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洋务派趁此机会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具体措施的“海防议”。由此可见,当时(     
A.国家民族意识普遍觉醒B.清政府海防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C.清廷实现了军事近代化D.洋务运动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
2023-04-25更新 | 845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     
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80 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开始架设天津到上海的电线,次年末津沪线接通。 到甲午战争前,全国官民电线总计达到 46492 里,基本形成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全国性电报网。 晚清电报事业的创办(     
A.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B.加快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
C.开创了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D.冲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2023-04-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洋务派薛福成认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似宜将万国公法,通商条约等书,多为刊印,颁发州县”;否则“偏于刚者,既以违约而滋事端;其偏于柔者,亦以忘约而失体统”。这表明,薛福成(     
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B.已经拥有近代外交观念
C.提倡用国际法解决国际间争端D.致力维护传统宗藩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陕甘总督左宗棠认为,“(甘肃)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荒服。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在左宗棠努力下,1875年,陕西与甘肃实行了分省取士,甘肃乡试录取名额规定为40名,而之前对此并无具体规定。这反映了(       
A.清朝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B.政府对甘肃重新定位
C.洋务运动培养人才的需要D.西南边疆危机的加深
2023-04-20更新 | 60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马体牛用。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并补充说,“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该学者在此(     
A.批评了清廷的封闭保守B.指出了洋务新政的局限
C.剖析了维新变法的根源D.讽刺了尊孔复古的荒谬
2023-04-20更新 | 395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费主要由朝廷向各省摊派,称为“协饷”。自行征收和管理厘金的东南省份是摊派重点,拖欠协饷的省份事后被朝廷勒令偿还左宗棠的国内外贷款。这说明(     
A.财政支持决定了西征成败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同时并存
C.清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D.东南省份与中央的矛盾被激化
2023-04-19更新 | 44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