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
2023-10-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所用枪炮均购自西方。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立,至1904年日可生产多种火炮、后膛装弹的步枪、地雷水雷,其下辖炼钢厂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这表明洋务运动(     
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B.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C.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D.引领了社会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60—1875年间,上海外滩等地有各种英文补习学塾近40处,这些学塾除教授外语外,还教授商业实用知识,如英华书馆开办的夜学“教习英国文意、言语、算学、账目、地理、文法、写信之法”此外,还有专门教授商务贸易英语的书馆和夜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可B.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夜校教育满足了洋务运动要求D.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3-08-30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83年初,法国驻华公使宝海向法国国内发去信号:“李鸿章可能已奉命前往广州担任对安南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他可能拥有15万大军。”茹费理内阁回电“1883年的中国与1859年的中国并无不同”,谁曾想在两年后,茹费理内阁却因此而倒台。这折射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洋务运动增强清朝的实力
C.中国西南的战略地位提升D.法国政府战略目标未达成
2023-08-28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1871—1889年留美学生归国后的职业方向统计。该表格的主题是(     
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
国务总理1海军军官14铁路局长3经营商业8
外交部部长2军医3铁路官员5政界3
公使2税务官1铁路工程师6医生3
外交官员13海关官员2冶矿技师9律师1
海军元帅2教师3电报局官员16报界2
合计99
A.清末新政时期留学之风勃兴B.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
C.社会转型中近代教育的嬗变D.中学西学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6 . 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报清廷:“罅铁路办成,不独利商便民,且关海防大局,故臣费尽经营,创议兴办。”其意在(     
A.推动洋务运动开展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维护国家战略安全D.应对列强瓜分狂潮
2023-07-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3-07-17更新 | 381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轮船招商局在修订的《招商局条规》中对股票的买卖做了严格的规定:“凡有股份者,如欲将股份单转售别人,必须先赴本局告明,以便注册。惟只准售于华商。”此规定旨在(     
A.借鉴西方经营模式B.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C.保障企业的民族性D.抢占航运业市场份额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10 . 清代前期,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封禁状态。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设招垦总局,以招徕移民、放垦边荒为要务,提出了官垦、商垦、兵垦、民垦等四项措施。日俄战争后,放垦之事得到快速推进。晚清政府在东北地区的“放垦”主要是基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B.边疆危机的加深
C.政治革命的影响D.边疆政区的设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