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龙门、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中山(都今河北省定县)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馀民,民俗儇急,仰机利而食。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郑、卫俗与赵相类,然近梁、鲁,微重而矜节。夫燕(都今北京市)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挥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齐、赵(都今河北省邯郸市)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天津开埠之后,直隶经济变迁开始明显加剧。同治初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兼署直隶总督,在天津筹设“军火机器局”。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接手该局并着力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北方最大而典型的官办军工厂。李鸿章在光绪初年主持筹办官督商办企业开平煤矿,在招商集股、生产模式、运输营销和经营管理等环节上,均颇为凸显“新型”因素。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他十分重视农、工、商及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经济发展与教育密切挂钩,发展教育不仅为农、工、商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而且提供了相关的科技、知识资源和工艺试验场所。经过7年的努力,直隶由一个“屡遭兵赞”、“民生凋敝”的落后省份,一跃发展成为“各行省咸派员视察,籍为取法之资”的全国模范省。

——摘董丛林《晚清直隶总督与辖区经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史记》中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状况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直隶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2 . 甲午战争后,法、俄、比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对清政府的贷款权:同时,法国又与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行团共同瓜分贷款份额。这表明当时
A.列强在华利益具有一致性B.资本输出成为重要侵略手段
C.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D.瓜分中国成为列强间的共识
3 . 据《花溪日记》载,1861年5月,太平军在浙江海宁县“追完田银,士农畏其虎势,无不输钱完纳,仍以咸丰十年串票发之”,依照旧时粮册征收田赋。下图是当时的完税票据。这反映了
A.《天朝田亩制度》已被废除B.天国对基层治理力不从心
C.太平天国采取相对务实政策D.下层民众对新制度的抵制
2021-12-01更新 | 24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一衣带水”这一成语长期用于形容地域相近的两国。某校开设了“一衣带水”校本课,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定主题、搜集材料。下列四组材料与主题对应无误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下图为外国在华部分企业的投资变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列强在华企业投资变动的主要推动力源于
A.通商口岸的开放B.清政府的巨额赔款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6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取得镇南关大捷
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
C.法国军队在③偷袭军港,炸毁造船厂
D.日军在④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2021-11-06更新 | 455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反对者认为该条款(     
A.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困难B.刺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导致侵略势力深入内地D.加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2021-10-28更新 | 619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二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史试题(B卷)
9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