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运动引发了晚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的新变化。其中,中央权力下移主要体现在(     
A.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B.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C.“东南互保”协议签订D.科举制度的废除
2 . 台湾人民“骤闻之,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 . 下图是一幅甲午战争时的日本漫画:“列强在围观一身穿清兵服装,伤痕累累,拖着长尾巴无路可走的猪。”对此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列强希望趁机获取利益B.列强支持革命派的活动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日本受到西方列强的孤立
4 . 如表1875—1881年上海外国银行向左宗棠借款统计表(单位:万两库平银),据如表可推知(     
时间贷款者款额息率期限担保
1875.4怡和洋行100年息10.5%3闽海、粤海等海关收入
1875.4丽如银行200年息10.5%3各关洋税
1877.6汇丰银行500月息1.25%7各关洋税
1878.9汇丰银行175月息1.25%6各关洋税
1881.6汇丰银行400月息9.75%6陕甘藩库收入
合计1375
A.汉族官僚主导中国政治B.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C.军用工业正在有序发展D.处理边疆危机成为清廷要务
2023-01-29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恶化,触发了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迫使清政府及时调整国防战略,从重陆轻海到海陆两防并重。为此,清政府决定(     
A.实行改土归流,强化边疆管理B.引进先进技术,推行清末新政
C.加强边疆治理,新疆台湾设省D.编练湖北新军,提高国防实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864年,两江、直隶、陕甘、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及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巡抚等都出自湘淮系。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B.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
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D.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虽然丢盔弃甲,但依然用“施予思惠以求羁縻”来自我安慰,到19世纪下半叶,洋务派已经发出了“顾今日之天下,非三代之天下……神州者,东南一州也”的感叹。这一态度的转变
A.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直接推动了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
C.与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相吻合D.体现了传统华夷观念有一定突破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清末新式企业设立新式学堂的统计表

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
福建船政学堂1866福建船政局天津电报、水雷学堂1800天津机器局
操炮学堂1874灌制制造局广东黄埔鱼雷学堂1884广东黄埔鱼雷局
福州电报学堂1876福州电线局旅顺口鱼雷学堂1890旅顺口鱼雷局
天津电报学堂1880天津电报局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1890湖北矿务工程局
广州西学馆1881广州机器局驾驶学堂清末轮船招商局
上海电报学堂1882上海电报局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津榆铁路公司
金陵同文电学馆1883金陵电报局四川机器学堂1907四川机器局
两广电报学堂1887两广电报局苏省铁路学堂1907苏省铁路有限公司
台湾电报学堂1890台湾电报局湖北铁路学堂1907川汉铁路局

——摘编自陈元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等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无从居之者,及洪杨之发难也,赛尚阿、琦善皆以大学士为钦差大臣,率八旗精兵以远征,迁延时机,令敌坐大。至是,此知旗兵不足用,而委托汉人之机乃发于是矣。故金田一役,实满汉权力消长之最初关头也。”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晚清政局巨变的直接诱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八旗精兵的腐化堕落
C.满汉大臣的权力斗争D.汉人官僚集团的崛起
2022-12-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898年,清廷颁布谕旨:“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自开商埠(     
A.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核心目标B.有效缓解了19世纪末的边疆危机
C.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国家的利权D.表明晚清政府已自觉运用国际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