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欧洲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0-09-22更新 | 192次组卷 | 4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绪皇帝宣战上谕咨文: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明治天皇发布对清国宣战诏书:……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纽约《先驱报》报道说,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亚特兰大《先进报》说,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日本政府在甲午战后,为达到永远独霸中国的目的,势必扶植一批死心塌地为日本服务的势力。所以日本政府积极怂恿清政府派遣学生留日,他们妄图在中国留学生接受日本文化时,培植亲日情绪以利于其统治中国。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日出兵的理由并指出美国如何看待中日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留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追究战争的失败和议和的辱国、惩办李鸿章;另有部分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这可以说明
A.国人已抛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
C.制度变革成为民众的普遍认识D.国人的反思已呈现理性化倾向
5 .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百姓流离失所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020-06-06更新 | 345次组卷 | 27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发《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颁发《资政新篇》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020-05-10更新 | 180次组卷 | 3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59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什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改革。
8 .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打舆论战,美化侵略,迎合西方价值观,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甚至提出“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论点。材料反映了
A.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B.美日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C.国际舆论左右了战争进程D.美日借用“文明冲突论”掩盖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日本人认为:“中日甲午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这一观点企图
A.掩盖侵略本质B.努力解放中国C.传播先进文化D.联合对付西方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二   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其起步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