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外商在华轮运势力也空前地扩张起来。旗昌、德忌利士、省港澳、公正、北清、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这些公司资力雄厚,不仅拥有各自的码头仓栈,而且联设保险行号,俨然形成完整的外商轮船运输体系。据统计,各口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吨。24年间增长几达4倍。

——摘编自聂宝璋《轮船的引进与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集股开办以来,装运漕粮、军火、防军,莫不迅速葳事,历有成效。臣闻近因各省灾歉迭乘,民情困疲,货客俱稀,生意大为减色;兼以法国滋扰越南,附股之人不无疑惧,咸思撤回股本。该局各口分设日多,资本日重,万一不敷周转,实于防务大有窒碍。可否仰恳天恩,俯念该局轮船转运漕粮、军火、防军,曾著微劳,饬下南北洋大臣体察情形,随时拨款接济,并广为筹款,收买股份单作为官股,以维大局,似于商情、洋务、防务均有裨益,谨附片具陈。

——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商在华轮运输势力迅速扩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轮船招商局的作用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 . 学者苑书义对张之洞这位“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关键性人物作了精辟的概括:“时代造就了张之洞,而张之洞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反映在张之洞
A.主张“托古改制”B.附和“尊孔复古”
C.倡导“中体西用”D.赞同“民主科学”

3 . 材料以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为中心,形成了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产业配套的工厂群,成为武汉近代以来第一个工业区。这些近代化工厂,一改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风格,全部使用水泥、钢筋、混凝土建造。同时,张之洞建立的包括湖北枪炮厂在内的工业企业当中,许多都是以电力作为机器的动力,武汉三镇也因此成为全国最早用电的城市。在教育方面,为了满足兴办兵工厂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采矿、冶炼、交通运输业对洋务人才的需要,张之洞在武汉建立了近代第一批洋务学堂,包括矿物工程学堂、自强学堂、湖北铁路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等,培养了一大批洋务人才。此外,为了便于大型机器的运输,张之洞还下令拓宽了原有的马路和街道加强了武汉市区内的交通建设。

——摘编自刘薇《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之洞创办的兵工企业对武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中张之洞的作用。
2020-12-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

年代学堂名称类别
1862京师同文馆外语
1866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76福州电气学塾科技
1880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1887广东水陆师学堂军事

材料二   中国近代型的新式学堂最早是由西人创办。到1860年,基督新教在华办的各类学校不下50所。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始于洋务派,但这些学堂一般都规模小,为科举正途所歧视。与此相适应,当时中国的旧式书院约有4500所,就读秀才有90万,童生约200万。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人数超过160万。

材料三   康有为指出:“夫因(八股)文体之极弊,而欲废四书文者,过激之说也。……厘正文体乃以尊四书,变通流弊乃以符旧制。其为事至顺,其图变至易,其所关至大,其收效至神。”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及类型。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时期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科举制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在变法中的体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瘟疫空间分布情况表(注:宋代开封属于京东地区)

——摘编自《唐宋时期瘟疫发生的规律与特点》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鼠疫的爆发给民众带来了灾难。1908年上海爆发鼠疫。为了应对鼠疫,防 止老鼠栖身于街道的垃圾箱中,1910年上海租界当局率先将街道的垃圾箱改造为标准型水泥建筑的垃圾 池。1897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成立,卫生处在发现鼠疫疫情后,除了积极投入到防疫灭疫的工作中 去,并且在2到3年内制定了相关办法和制度,促进了卫生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为了应对鼠疫,公共租界 的工部局采取了较为严厉的防疫措施,有些强制措施,激起了租界华人的反抗,以至于谣言四起,最终酿 成了1910年的上海鼠疫风潮。华人精英在开展自行检疫的同时,在舆论宣传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既有对鼠疫疫情的科普和卫生观念的灌输,也有简单直白、苦口婆心的劝告。

——摘编自《瘟疫与近代城市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南北方瘟疫空间分布的基本情况,并分析瘟疫相对集中在 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应对鼠疫的主要措施。
(3)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史前时代就可能出现过鼠疫。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社会出现严重鼠疫这样的瘟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责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击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医学自成体系。伴随着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扩大,外国来华使团在回国时带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和药物,甚至延请名医传医授道,效法我国建立了医事制度。郑和七下西洋,随船医生也与所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的人民进行交流,用中国的医术治病救人,并带回一些药材,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中医还随着个体行医、旅行、商贸等途径对外传播。除了中外的直接交流外,中医药还经由第三国外传,惠及了更多国家的民众,获得了更多国家人民的认可。

                              ——摘编自朱建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外传历史、途径与海外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西医亦随之传入。西方教会设立医院,招收华人学徒,兴办医学校,发行中文报刊以及翻译西方医学书籍等。西医由于自身的优势,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创办了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官方西医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西医专业人才。面对西医西药的传入,名医张锡纯主张把中西医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中西药物并用,产生重大影响。经施今墨、程价三等名医的不断努力,天津中医药界交融互通中西医,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危重病等方面结出了硕果。

——摘编自谢敬《近代天津的中西医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学外传的特点,并简析其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传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