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主题学习探究“19世纪中期的近代中国”,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历史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大事记

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1)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一图示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2)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又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论证说明。
2021-10-28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75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咸丰、同治时期政府地丁银收入示意图(单位: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解体B.赋税政策的调整C.国内政局的动荡D.洋务运动的开展
4 . 下图为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某一战争示意图。此战中
A.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队B.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传统宗藩关系
C.中国边疆危机得以缓和D.清朝军民取得了保卫台湾的胜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2021-03-12更新 | 698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过关+能力提升训练)-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7 .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2020-11-18更新 | 544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三第二次适应考文综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还是封建性的,虽然从外国搬来了机器设备,办了资本主义企业,但社会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却完全是为封建阶级服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创办人,除了商人和买办外,绝大部分是地主和官僚,非朝廷命官,即地方士绅,总之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中的“商”,并不是普通商人,而是有官僚身份的大地主大买办和特权商人,并都是与洋务派官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尽管如此,仍然是大官压小官,大鱼吃小鱼。如投资上海织布局的郑观应、龚寿图、蔡鸿仪、经元善等人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仍不免为李鸿章所宰割。

——摘编自李宝珠《论障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一傅筑夫教授的谈话追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企业的分布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
9 . 如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齐全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D.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2020-07-28更新 | 575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9-01-30更新 | 1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参考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