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定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四个方面,简要说明第三帝国“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这场战争的爆发时间和两部著作的作者。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你对“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的理解。
2 . 翻译活动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8—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波澜壮阔、史无前例,极大地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繁荣。

下表是这次翻译运动的部分情况:

领域翻译家代表作
哲学侯奈因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物理学》
文学海什雅里依据波斯、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国的故事,整理出《一千零一夜》
历史马苏第编年史《中书》
数学法萨利将印度的数字及数字体系译成阿拉伯文
医学拉齐斯《医学集成》(集当时古希腊、印度和中东的全部医药知识)

——摘编自丁瑞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断兴的翻译群体。他们都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两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

——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 . 材料“中体西用”这个命题,既表述了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又规定了中学与西学的区分。“中学”是熟识的东西,或指为“伦常名教”,或指为“四书五经”…推而及之中国旧有的文化皆属之,统归于形而上的“道”。“西学”是陌生的东西,并且伴随着民族冲突来到中国,因此,对于它的认识与汲取,几代中国人经历了艰辛曲折的过程。

先进中国人认识与汲取西学的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而其本身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少数人虽然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实际却很难如愿。当这种矛盾日益明显之后,更开明的人就会在事实的刺激下因势利导,走出更远的一步。

一一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华夷之辨,又称“夷夏之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洋务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华夷之别的世界观,承认夷狄却有许多比中国优越之处,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中国不能拘泥于祖宗之成法,而应循用西洋之法以求逐渐富强,否则中国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步。这种交易进化的历史观,朦胧地看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的发展变化,指出这种观念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华夷”世界观的新特点,举例说明洋务派基于这种新世界观所作的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政府已颁布《专利法》,保护技术发明创新。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通过《航海条例》,鼓励扩展海外贸易和市场。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大肆掠夺:有人统计,1757~1857年间,英国仅从印度就攫取了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不仅如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圈地运动带来大批的雇佣劳动力,英国的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手工工场造一根针就要分成十八道工序,每个工人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这样分工协作,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针,不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劳动工具专门化,这就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