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同治十二年(1873年)初,左宗棠提出了收复新疆的构想:“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要之,目前要务不在预筹处置俄人之方,而在精择出关之将,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乌鲁木齐。”左宗棠认为(     
A.塞防与海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B.政府态度决定西征的成败
C.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收复失地关键D.中俄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2024-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左宗棠于1877年上奏清廷,提出“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建议新疆设立行省,清廷并未应允。1881年,清政府收回伊犁后,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在新疆建立新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加快恢复新疆的经济生产,让各族人民尽快安定下来。1882年,刘锦棠根据自己在收复新疆时的所见所得,拟写《遵旨拟设南路郡县折》上呈光绪帝,规划了具体的建省方案。已经调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得知此事后,再次上奏,表示若不及早将新疆建省规划,则“万一强邻窥伺,暗煽拚飞,后患方兴,前劳尽弃”,新疆恐再落入列强之手。1884年,清廷终于颁下谕旨,宣布新疆设省,任命由刘锦棠出任新疆首任巡抚。

——摘编自郭琪《晚清新疆设省始末》

材料二   建省前,新疆南北疆经济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特别是南疆存在不合理的赋税。建省后,南疆废除按丁抽税,与中原赋税统一,实行按照田地征收赋税制度,民众只需给国家纳粮,直接构建起清朝政府与个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建省后,清朝在南北疆一体推行郡县制,并改革新疆地方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满、汉、少数民族均用。从建省至清末,新疆巡抚9人中满人1人,其余均为汉人;地方基层政权中,大量汉人担任道、府、厅、州、县官吏,成为清朝管治新疆地方行政的主力。

——摘编自欧宗瑛《边疆危机背景下的清末新疆建省与城市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意义。
2024-04-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松原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外资在华企业的投资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列强(     
业别外资资本/元总资产/元
船舶修造业4,943,0008,120,000
砖茶制造业4,000,0005,600,000
机器缫丝业3,972,0005,309,000
其他进出口加工业1,493,0001,938,000
A.在华开展非法经营活动B.联合对华进行商品输出
C.在华投资环境明显改善D.借助洋务企业牟取暴利
2024-0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战争既起,张之洞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威海失守后,他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保卫烟台。鉴于“海警日甚”,张之洞派六营军队到江北黄海一线,充实沿江沿海的防务。张之洞的行动是为了应对(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D.中法战争
2023-12-30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B.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C.增强了中国人民族危机意识D.证明了洋务运动破产
2023-12-2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着)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以上材料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7 . 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     

A.反映了列强加紧资本输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源于政府实行了洋务运动D.摧毁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2023-07-1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023-05-15更新 | 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左宗棠作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营哈密。7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经过半年多的“虎口索食”般的反复交涉,双方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日陆军自海上分别登陆台湾西岸及南端,海军陷旗后(高雄),凤山不守,台南陷于重围。刘永福以援断饷绝,事不可为,西去厦门。十月二十一日,日军入台南。不及万人的义勇军及黑旗军对抗数万人,明知势不相侔,仍能喋血奋战四月有余。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做的主要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2019-11-0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如图是19世纪日本绘画《九连城大激战之图》,图中高举太阳旗的一方和打着黄龙旗的一方正进行拼杀。该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2019-10-1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